創作中心是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藝術生產部門。隨1957年建院以來的半個多世紀,一直致力于民族音樂歌舞、尤其是浙江地方音樂的挖掘、整理、研究,創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濃郁江南風格和浙江地方特色的歌舞樂作品。其中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“亞太地區風格的優秀音樂教材”的《采茶舞曲》,和《西湖夢尋》、《雙聲恨》、《饒歌》、《婺劇音樂聯奏》、《原始獰獵圖》、《雙聲恨》、《和》、《揚州慢》等一批民樂作品,以及歌舞詩劇《龍蠶謠》、舞劇《杏壇圣夢》、舞蹈音樂《山坳里的男人》、民間舞蹈音樂《百葉龍》、《弦樂隊序曲》、民族室內樂《女宮二簧》、民族交響樂《雙星鑒》、民樂序曲《花頭臺隨想》、交響詩《錢塘江》等多部交響詩、歌劇、清唱劇、舞劇、交響樂、交響合唱,屢獲國家級獎項。2006年2月5日,重要作品奏響維也納金色大廳,唱響國際品牌。涌現了著名作曲家錢兆熹、徐鴻鳴、王天明、張全武;編導朱萍、王秋艷、胡亞文、黃亦川等一批著名藝術創作人才。
近年來,創作中心一手抓精品創作,推出了大型民族歌劇《畬山黎明》、音樂劇《一抹紅》、主題晚會《紅色足跡》《紅動中國》《水墨江南》《浙江風》等,《蝶舞春秋》、《西湖尋夢》、《華韻迎春》、《浙里有樂》等4個民樂主題音樂會,分別入選文化部“中國民族音樂百場巡禮”系列,并先后獻演國家大劇院。同時,根據轉企改制要求,積極面對市場,調整創作寬度,開展省地合作,如與中國縉云仙都合作的一年一度黃帝祭祀大典項目,泰順縣合作山水實景劇《我在廊橋等你》、與天臺縣合作的音樂劇《天臺遇仙》《天臺故事》等等,為地方政府和企業重大慶典定制原創藝術作品。 目前,創作部實力雄厚,擁有國家一級導演2名,國家一級演員2名,成為劇院創精品、育新人、走市場的中堅力量。